Tuesday 3 September 2013

转贴:来自于林海巍的脸书

转贴:来自于林海巍的脸书 
油價該不該漲?
如果我們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統和安全的居住環境,我舉腳贊成調高油價和車價。

為什麼?
石油是日益稀少的重要戰略物資,本來就不該低價浪費掉。
太多的車輛則會造成更多的環境污染和交通阻塞,對汽油的消耗量也更大。
如果條件允許,我絕對贊成政府控制汽車數量和石油消耗量。

別以為隔壁新加坡的車價很低很爽,在那裡要搞到一張擁車證一點都不簡單,不然新加坡政府填海填到JB來都不夠他們塞車用。
對岸的油價也不便宜,所以以前JB的油站才會出現新加坡車越過長堤來排隊打油的怪像。
除了以擁車證和高油價限制人民對汽車的購買欲,新加坡政府也規劃了相當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統。只要一張「EZlink」在手,整個小島隨你走透透。
有限制,也有鼓勵,整個城市的交通生態才可以建立起來。在對岸的治理經驗中,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成功模式。(至少,比我們成功太多了)

今年大選期間,民聯提出執政後馬上降低油價和車價,許多民眾給與好評。有位學長獨排眾議,主張把這些錢花在建立更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統上,而非用來補貼油價和車價。這個想法,我至今仍然覺得很有道理。
我們的人民並不有錢,如今人手一車實在是情勢所迫,因為沒車就出不了門,找不到工作。我們的國家也不是什麼巨富,可以無節制地補貼油價,消耗珍貴的戰略物資。
降低油價和車價表面上舒緩了市井小民的生活壓力,但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交通問題。我們的城市塞不下那麼多車子,這根本不用多說,到KL轉一圈就知道了。如果真的降油價降車價,我們的車龍可以繞大漢山三圈都有剩。
在我們的馬來西亞,雖然國家經濟不好,人民收入不多,生活負擔也很大,但幾乎每個工作人士的手上都有一台車,這真的不是什麼很正常的現象。一開始,這是「不得已」,因為沒車做不了事。慢慢地,「不得已」變成了「常態」,人手一車好像變成了理所當然的事,工作幾年後還沒辦法「出車」變成了一種恥辱,「有車」變成了一種社會地位,一個奮鬥的目標。
然而很少人會去想,我們的國家需要那麼多車嗎?我們的人民有那麼多錢玩車嗎?
還是,我們在一個「不得已」而必須買車的環境中,默默養成了對車的迷思?

從前在台灣求學的時候,常常會遇到五六十歲的教授和學生一起擠地鐵上學,很正常,沒人覺得不對勁,也沒人會看不起你。
然而在馬來西亞,如果有個男人在外工作了十年,每天還要擠公共巴士上班,講出來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。
我真心覺得,馬來西亞人要拋下這種汽車迷思,往改善公共交通系統的方向去努力,去要求執政者和在野政黨。
我們不要只會要求降油價降車價,我們更應該要求公共巴士開到我家來。

為什麼漲油價會造成哀鴻遍野?
因為我們別無選擇。
木瓜起價,我們可以買香蕉。香蕉起價,我們可以買西瓜。
但汽油起價,我們還是只能開車。
我們的巴士站,連路線圖和車站名牌都沒有,更別說要求巴士準點了
我們的治安,敗壞到連路邊喝咖啡也會中槍,私處有兩人精液還能無罪釋放,你敢讓自己的老婆和女兒在這種環境中搭車回家嗎?

於是汽車成了我們唯一的選擇,最不划算的選擇。
有位天才議員說,開車的都是有錢人,油價調漲是小事,他們承擔得起的。
Bullshit
我身邊的朋友們,大多出來工作沒幾年,累到狗一樣,錢也沒存到多少,慘到趴在地上了,要做的第一件事還是要買車。
買車不是因為有錢,而是不得已,這是我國的交通生態最詭異的一件事。
不得已,是因為我們沒有完善的地鐵和巴士系統可以使用。
在這種情況下,我們還要承擔高於國際市價的車價。
政府讓我們買貴車,不是為了鼓勵人們多多使用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統(根本沒有這種東西),不是為了減輕交通阻塞,更不是為了環保救地球,而是為了扶助Proton這把國產爛泥巴。

沒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統也就算了,你還來跟我抬高車價?
跟我抬高車價也就算了,現在還來跟我起油價?
這不是只留一條死路給我走嗎?


~有时,事实就是残酷。~
~我们知道石油越采越少,汽车越多对环境越不好~
~可是,我们有选择吗?~ 
~从我老家去市区是有巴士,可是多久才有一趟? 当巴士司机心情好时,当市中心没有人时~
~逢假日一定搭不到巴士~
~就算不出门,省得了一时,可是我们可以不吃饭,不用日用品吗?~
~马币贬值,物价本来就会涨;现在加上油价上涨,一般人民无不勒紧腰带过日子~
~治安败坏,收入不符支出,我们可以怎么过日子?~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